
当前,城市社区邻里关系淡化是学术界、实务界以及普通民众关心的话题。
社区邻里关系也不仅是一种从点头之交、简单的交谈到提供有限帮助的私人性日常交往关系,它更是一种由赋权与参与、合作、支持与互助以及提供服务型社会交往网络。因此,现代邻里关系的症结不是人情味的淡化,也不是个体间信任与支持网络的消退,而是居民之间缺乏组织化社会交往和公共联系。说白了就是居民个人是有互动能力的,只是缺乏行之有效的互动机制和组织。
01 原因与过往观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展开,征地、撤村建居、越来越频繁的人口流动以及高速成长变化的产业对原先封闭和稳定的城乡社区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在这种冲击下,中国城乡社区邻里关系开始慢慢走向分裂,传统的邻里关系不断消解,社区的共同体色彩日益淡化,更为严重的是,我们今天所谓的社区,在住房商品化和居民职业化的裹挟之下,已根本无法唤起人们内心的情感和归属感。
由此造成的城市社区邻里关系弱化有三种观点。
部分学者认为没有必要去重构“熟人社会”,要尊重这种社会分化,这会带来社会分工的精细化。还有学者认为这种分化出来的群体,自己会慢慢会组成新的社会联系,比如社区内共同喜欢篮球的年轻人组成的“趣缘群体”。
此外,学术界和实务界主推的“重构邻里关系”观点,即政府和社会组织特别是社会工作机构在社群内部的居民组织服务工作开展,是当前最典型的社区关系重构实践。
02 社会企业可以重建邻里关系?
而在非营利的邻里组织中,又如何保证邻里居民的积极介入?(如长期发动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真的可持续吗?)
这些问题无疑在现有的组织化框架内很难得到彻底解决。
作为一种兼具营利性和公益性的混合组织,社会企业对于社区邻里关系的重构往往会为社区问题的解决,社区公共利益的实现提供创新思路。
总体而言,社会企业能够为社区提供“赋权与参与”、“邻里合作”、“支持网络与互助”、“提供服务”。

03 四个案例对应四种介入模式
01
社区内生型社会企业:南沙时间银行。南沙时间银行是一个位于广州市南沙区以时间货币化为媒介的社区服务互助平台,创建于2013年,现有1个运营中心和10个社区服务站,运营中心有15名工作人员,各社区服务站配备2名人员,现有会员近7万个。

南沙时间银行有明确的社会目标,它以创新社区服务为宗旨,其服务主要涉及社区公共服务、家政服务、养老服务、教育培训、文化艺术、运动休闲等13类67项,自2013年运营至今,共发布需求逾5万个,对接完成 4 万多个,累计服务时间高达20余万小时。
南沙时间银行提供了一种新的商业策略和运营模式,它以时间币作为服务交换的媒介。时间币可以转让,但不可以兑换现金,其主要用途是充当服务交换的媒介,还可以在淘宝或时间银行内部商城购物。
南沙时间银行作为一项社区互助服务公益项目,其创立动力和运营机制则来源于南沙区居民的服务需求 和互助参与,并且它极度依赖于当地社区资源,其服务交换与供给主要面向当地社区,因此从整体上看,南沙时间银行从资源到市场全面嵌入社区。
02
资源利用型社会企业:良渚麟海合作社。 良渚麟海合作社是一家位于杭州良渚并提供现代生态农产品的专业合作社,成立于 2010 年,产品以绿色蔬菜、无污染水果、生鲜水产等为主,发展 至今已经成为杭州市及周边地区重要的蔬果供应 基地。
合作社有员工166名,技术人员8名。良渚麟海合作社兼有经济和社会两种目标,可以将其视为一种弱质的社会企业。一方面,合作社开展 绿色蔬果的生产和销售,采用完全商业化的运营模式。

每天总采收量平均可在 7 吨到 8 吨,并且与世纪联华超市合作,在浙江省内100多家门店供应蔬菜,设置直销点和开通网络销售渠道。
另一方面,合作社关注市民食品短缺与健康生活的社会议题。引进先进的检测仪器和标准化的绿色防控设施设备,每天对即将上市的蔬果进行安全检测,还给周边市场供应低价蔬菜,解决蔬菜短缺问题。
从类型上看,良渚麟海合作社可视为资源利用型社会企业,它在良渚规模流转 3000 多亩土地,同 时利用当地闲置劳动力开展蔬果生产,并将产品销往杭州及周边地区,寻求良渚以外的市场。
03
资源嵌入型社会企业:鲁家田园综合体。浙江省安吉县的鲁家村,面积16.7 平方公里,辖 16 个村民小组,农户610户,总人口 2200 人。
鲁家村自 2011 年开始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把农业、农村和农民融为一体,短短时间内实现山乡巨变,成为乡村振兴的标杆。

鲁家村采用“公司+村+家庭农场”模式,先后成立三家公司,即安吉乡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安吉浙北灵峰旅游有限公司鲁家分公司和安吉乡土职业技能培训有限公司,分别负责风情街、家庭农场、营销宣传以及提供乡村旅游职业培训。
鲁家田园综合体是一种社会创业,它们有明确的社会目标,即乡村振兴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和解决农村贫困问题。鲁家田园综合体是资源嵌入型社会创业。
鲁家村与安吉浙北灵峰 旅游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三家公司,还引进高达近20亿的外部工商资本对家庭农场进行项目投资和经营管理,这些外部资本充分利用鲁家村 的旅游、人力和农业资源,面向全国开拓乡村旅游 市场、农产品和农业工艺品市场。
04
市场嵌入型社会企业:中和农信。中和农信是一家扎根农村的小微金融服务机构,它源起于 1996 年世界银行和国务院扶贫办在秦巴山区开展的扶贫试点,2008 年11月,中国扶贫基金会 将小额贷款项目部转制成中和农信。中和农信业务覆盖 20 个省份,分支机构332个,在贷客户43万多户,贷款余额 110亿元,户均余额2.5万元,在农村金融服务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和农信是一家典型的社会企业,它坚守农村市场,助力农村扶贫,为中国农村那些不能享受传统金融服务的中低收入人群提供以小额贷款为主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产品。同时,中和农信积极开拓农村市场,针对农村中低收入人群开展金融业务,收取低于传统金融机构的贷款利息。
中和农信是一家市场嵌入型社会企业。它利用广泛的社会资源和资本获利,开拓农村市场,以农村中低收入人群为目标客户群,从而以市场的方式嵌入农村地区。

上述四个社会企业的案例代表四种不同的社会企业类型,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嵌入城乡社区,并依据不同的资源条件和市场空间,以及各自的创意和能力,在求得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同时,对邻里社区带来不同的影响。

04 总结与展望
经济社会的变迁给自下而上的社会培育提供了许多契机和范例,社会企业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构想,它推动人们发挥创意和能量,为本地区的问题寻求本地化的解决方案,也给邻里社区带来了团结、活力和兴旺。
然而,从中国城乡社区传来的消息却并不那么乐观,社会企业还远没有成为城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大部分社会企业还不能依靠高效的商业运作保持自身的持续发展,也就很难对所在地方或社区产生很大影响,团结与激活邻里居民的效力也就大打折扣。
不过,在中国成都,已经看到了一种令人欣喜的现象,成都市政府出台政策破冰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社会企业以促进社区发展治理,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应该意识到机会所在,动用积极的公共政策支持社会企业在地方或社区的发展,开展公共政策与社会企业之间的对话,从而为社会企业在中国城乡社区的发展和邻里关系 的和谐带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张维维《社会企业与社区邻里关系的重建